解析:為什么高考加大力度擁抱人臉識別技術?
作者:admin
更新時間:2022-04-16
點擊數:
高考作為一種重要的國家考試制度,關乎教育和社會的公平性,國務院高度重視。考風考紀是社會發(fā)展關注的話題,近年來,高考進行監(jiān)考工作措施可以再度消費升級,各種安防科技齊上陣,與作弊伎倆來回較量。在如今高考考場之上,以計算機視覺技術為代表的安防應用呢?
計算機進行視覺信息技術在高考中的三大應用
一、人——全流程身份核驗
當考生進入現場時,監(jiān)考人員用配備有人臉識別系統的iPad或其他終端掃描考生的面部,并將其與預先輸入的身份信息進行比較,驗證考生的身份。" 刷臉進場 " 保證了考生身份的唯一性,進而保障考場安全性。識別速度也比人工驗證更快,識別一名考生僅需1-2秒鐘。對于無法通過身份識別的考生,部分考場通過人工驗證身份證信息來解決。
考生的身份核驗不僅停留在 " 進入考場 " 的場景中,部分廠商的技術是覆蓋的是從 " 報名 - 體檢 - 考試 - 錄取 " 的全流程,可謂是 " 一臉多用 " 和 " 全流程通關 "。
二、物——考卷保護
除了與相關人員和士兵簽署保密協議外,高清監(jiān)控等安全技術已逐步滲透到防護工作中;
在前期輸送上,今年,廣東在所有運卷車內部全面加裝監(jiān)控視頻,視頻流實時上云 ;
在保管試卷的檔案和會議室,出入境人員還應依靠人臉識別系統準確核實身份信息,無關人員不得靠近試卷;
更加智能化的試卷跟蹤管理系統,從試卷存放室到考場,部分解決方案安裝360度無角監(jiān)控,全過程取證留下痕跡,確保試卷在任何環(huán)節(jié)被更換或有泄漏風險。
三、場——嚴防作弊行為
高考時段,校園、教師都暴露在高清監(jiān)控之下。不少校園啟用人臉識別應用,通過布控動態(tài)人臉監(jiān)控預警系統,可實現黑名單自動預警,提升學校出入口管理的安全性和及時性,杜絕外界因素干擾考生。
考場的監(jiān)考環(huán)節(jié),首先可以實現高清攝像頭進行監(jiān)控系統覆蓋,以實現企業(yè)網上巡考。此外,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算法的不斷完善,監(jiān)考工作逐漸從人手轉移到機器手上,通過人類行為識別技術來捕捉考場內的作弊行為。但目前,這項技術還沒有大量的實際應用。
人臉識別技術為什么大規(guī)模進入考場?
以 " 人臉識別 " 為代表的先進考場安防技術在廣東推進飛快,這少不了頂層設計的支持。2018年11月,近日,廣東省教育廳發(fā)出《廣東省教育廳 廣東省招生委員會辦公室關于深化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改革的通知》,要求:2019年,新增普通高考考點以及設備更新的考點全部試行采用人臉識別技術驗證考生身份,有條件的地市要積極開展人臉識別技術驗證考生身份試點工作。
為什么我們需要 " 人臉識別 " 等安防技術的加持?因為我國高考現狀面臨著長期信息化短板與考試服務的矛盾。"高考涉及的環(huán)節(jié)眾多,最大的痛點及需求在于考生報名的時間長和流程繁雜。人工驗證信息既復雜又低效。為了保證考試的公正性,教育局考試院在安全考試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考生需要多次排隊,在每個環(huán)節(jié)占用大量的時間來配合考試。同時進行排隊報名的人員過于聚集還會存在信息安全風險隱患。”
同樣的技術,為什么以人臉識別為代表的計算機視覺技術比指紋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更受青睞?
首先,人類從外界獲取的信息 70% 至 80% 都是通過視覺手段獲得的,視覺信息最為豐富和完整,對于考務信息的摘錄也是最為完整的。
其次、傳統的指紋識別系統需要通過現場數據采集,一方面可以增加考生報考時間,另外一方面指紋核驗識別技術效率和質量偏低,會影響企業(yè)現場的核驗效率。2018 年全國各地判處了多起涉及考研作弊的案例,不少 " 槍手 " 試圖在網上購買指紋膜混入考場,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指紋核驗的作弊成本低,不利于考務公正的長期發(fā)展。
“全部考場都可以采用指紋驗證入場,鼓勵使用人臉識別,新增考點要求盡可能增加人臉識別驗證系統。
從高考的角度來看,近年來,對以“人臉識別”為代表的計算機視覺技術和智能安全進入校園的應用政策越來越開放,這對許多科技企業(yè)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遇。
2018年,肇慶只在肇慶中學考點試點人臉識別技術。今年,肇慶全市所有考點都上線人臉識別,覆蓋17個考點和943個考場,核驗信息實時上傳至廣東省考試院。
刷臉就安全嗎?隨著信息技術不斷演進, 刷臉技術有了更長足的進步,即通過數據多因子的方式,加強多重數據庫保障。" 對比傳統的認證方案,人臉識別有關的智能認知技術的優(yōu)勢在于綜合性,第一體現在 " 報名 - 體檢 - 考試 - 錄取 " 全流程上,第二體現在數據多因子上。從數據的角度來看,與公安部的數據庫進行對比,并在離線進入考場前與現場進行對比。兩個目標的比較數據真實可信,可以有效地保證候選人身份的真實性。”
“高考不同于其他場景,對于考生本身、對于社會的影響意義重大,對于大部分考生來說,也許只有一次機會,因此有效的‘刷臉通關’能讓教育更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