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找人冒充妻子辦公證 被人臉識別系統當場識
作者:admin
更新時間:2022-03-22
點擊數:
眾所周知,公證是一種法律行為。當事人申請公證的內容應當真實、合法。但似乎總有一些人為了辦理公證無視法律,企圖通過一些旁門左道的方法蒙混過關,豈知在當今這個科技高速發展的社會,那些花招在公證員面前不過是一個個笑話。 找人冒充妻子被識破 近日,西安一位李先生在銀行申請個人貸款30萬元后,攜帶“妻子”隨銀行工作人員到公證處辦理賦予借款合同強制執行效力公證。公證處的員工接待了這對“夫妻”,在查驗過結婚證、戶口簿、身份證之后,公證員請李先生夫妻二人坐在電腦前進行人臉識別身份驗證。通過人像采集系統的查驗,李先生的現場照片與身份證信息比對結果一致,而李先生“妻子”的現場照片卻無法通過人臉識別系統的比對查驗。 原來是李先生由于公司經營周轉急需資金,而申請貸款需要抵押家中房產,但身在外地的妻子尚未同意抵押房產,于是李先生便找了一個身形、樣貌與妻子相似的朋友冒名頂替,企圖蒙混過關,不曾想被公證處的人臉識別系統當場識破。 人臉識別系統效用大 其實,公證員們在工作過程中,時常會遇到這類情況,雖然只是少數,卻后患無窮。這種做法將會引起一系列的法律后果,因此公證員在處理辦理相關手續時需要以專業的技巧仔細甄別。以往多是借助人工進行肉眼甄別,差錯率高,且費時費力。人臉識別系統上線后,幾秒內便能夠辨別真假,高效又便利。 據了解,公證處人臉識別系統啟用之后,便充分發揮了公證在預防糾紛中的積極作用,有效地避免了“認證不符”情況的發生。公證人員只要通過電腦軟件或者手機APP獲取當事人居民身份證件信息并進行人臉識別,當場即可得出結果。人臉識別系統讓公證程序更加便捷化、智能化、高效化。據悉,進12月份上半月,系統便已發現3例認證不符案例。 公證處人臉識別模式 在傳統的辦證模式中,公證員扮演者“偵查員”的角色,需要事無巨細的核實當事人身份,仔細辨別當事人的言行舉止后,方可得出結論。而人臉識別系統上線之后,系統便會直接將“刷臉”結果和參數保存進辦證系統中,并在后臺完成記錄、比對、核實身份等一系列工作。對此,不免有人會產生疑問,人臉識別技術是如何進行身份驗證的呢? 據技術專家介紹,目前用于身份驗證的人臉識別比對模式多為1:1的人證比對,系統當場采集當事人的人臉圖像,直接將其與身份證上的照片進行比對,若二者相似度超過一定百分比,系統便會自動確認通過,若比對結果無法達到該百分比,系統便會發出警示。 目前,各地市都陸陸續續地開啟了“刷臉政務”模式,利用人臉識別系統便民惠民。而人臉識別技術作為人臉識別領域的佼佼者,備受政務人員青睞。據悉,人臉識別技術不僅識別率、識別速度高于業內水平,且不受日常化妝、眼鏡、帽子遮擋等因素的干擾。 這是一個科技爆發式發展的時代,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發展成熟,未來,我們的臉就是一張可以行走天下的,獨一無二的身份標簽,而冒名頂替這種事件也將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