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智慧校園建設方案現狀分析
作者:admin
更新時間:2022-03-07
點擊數:
大學智慧校園建設的主要問題有:1、信息化建設重視程度不夠中職學校信息化建設工作不夠重視,投入較少,缺乏組織領導、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師生信息化素養不高,造成中職學校信息化建設滯后,直接影響中職學校人才培養質量。2、 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缺乏面向學校管理層,缺乏數據分析模型和診斷改進體系,不能及時提供學校建設和發展的現狀數據,無法評估學校的教學質量,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3、重建設輕使用,重硬件輕軟件大多學校把資金用在了硬件的購置上,比如錄播系統、多媒體教室等,而忽略了現代化校園生態的整體建設,智慧校園管理平臺的搭建,校園的現代化、智能化水平仍然處于落后狀態。4、教育資源建設缺乏整合由于缺乏信息化建設,學校對教育教學資源投入也很少,數字教學資源缺乏,有的學校雖有一些資源素材,但缺乏網絡支持,不能應用到常規教學中,有的只在公開課時才應用。如今高校師生越來越注重用戶體驗,這需要我們更準確的定義產品對于用戶的價值,基于角色和場景來設計功能,強調人機交互,深化用戶體驗。大學構建智慧微服務,建設智慧校園服務體系,便是站在用戶的角度,結合用戶具體特征,包括畫像、位置、時間等因素,能把用戶需要的服務第一時間推送出來,實現系統的千人千面。例如新生入校、新員工入職、訪客入校等,做到及時提醒和流程辦理;本科生、研究生選課提醒;四六級英語等各類考試報名提醒;畢業離校時節,電子離校系統提醒畢業生辦理相關業務;文藝青年在大學生活動中心附近,購票系統提醒用戶可以參加今晚的演出活動;愛好運動的用戶在體育館附近,提醒用戶有空閑場所可以進行運動……新一代大學智慧校園建設,核心是讓數據產生價值,切入點就是一站式服務平臺。而新一代一站式服務平臺,須依托學校以開放、共享的思路建設一系列AI中臺、業務中臺、數據中臺等,以高標準、智慧化微服務為抓手來牽動整個基礎設施體系、服務體系的建設與應用,促進數據質量的提升,構筑起完整的、多方參與的智能校園建設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