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迎來井噴期 3年內或將在公共區域普及
作者:admin
更新時間:2022-03-22
點擊數:
曾經“靠臉吃飯”不過是網友用于調笑的一句玩笑話,如今我們已經可以實地體驗這一操作。人臉識別聽起來似乎很酷炫,但其實以目前的普及程度來看,人臉識別很快將會成為新時代最普通的一把鑰匙。 人臉識別市場百花齊放 愛旅行的人會在國內一些大型機場或者火車站體驗到刷臉過安檢的快感;高校學生們已經可以進行刷臉報道、刷臉出入宿舍、甚至刷臉點名;居民們進出小區無需翻包翻口袋地找鑰匙,看一眼攝像頭,大門便會自動開啟。 城市里的十字路口按上了監測行人闖紅燈的人臉識別黑科技;無人商店刷個臉就可以帶走商品;對了,還有手機,手機產商們商量好了似得,接二連三地給今年的新款手機配上了人臉識別解鎖功能……展露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百花齊放的人臉識別市場。 人臉識別帶來了哪些便利 人臉識別之所以能夠多方面滲透進我們的日常生活,得益于它的高效性與便利性。科技是服務于人類的,人臉識別也不例外。 以機場、火車站等交通要到的安檢為例,傳統的安檢方式是需要工作人員通過肉眼對旅客的頭像和身份證進行比對的,但有時身份證上的照片和本人有一定的誤差,肉眼是無法辨別真假的,且人工比對效率低下,在面對春運、暑運等交通高峰期時,嚴重影響旅客進站速度。人臉識別技術可進一步減少驗證差錯率,提高安檢的驗證速度。 再來說說酒店人臉識別系統,它的上線避免了外出住宿時忘帶身份證而帶來的尷尬。酒店可通過刷臉獲取旅客的身份信息,進行實名登記。這個原理與智慧社區的人臉識別系統十分相似。 總而言之,從人臉識別在住行方面給人們帶來的便利,可以看出人臉識別在各行各業的作用。高效率、高識別率和安全性是不得不提的三大要素。 據前瞻數據庫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人臉識別行業直接市場規模已超過20億元,預計未來5年人臉識別直接市場規模將保持年均25%的增長速度,2022年將達65億元以上。人臉識別應用即將進入“井噴期”。 人臉識別沒那么玄乎 隨著人臉識別知名度的提高,各種破解技術也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這些破解技術讓人們對其安全性產生了質疑。 據廈門專家稱,人臉識別其實沒那么玄乎,它就是一項用于身份認證的技術,是一個由大數據組成的識別系統。同時,它并沒有人們認為的那樣恐怖。因為,單一的認證很容易破解,但人臉識別則是多維度的,需要通過活體檢測,系統才會通過。 近十年以來,人臉識別的精確度,每一年都有所提升。從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時開始到現在,人臉識別技術逐步走向成熟,其應用場景不斷擴展,蔓延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據業內人士預測,3年內人臉識別或將在公共區域普及,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